因愛復活的繪本──《灑水器爺爺》和《胖花盆和瘦花盆》じょうろさん
▌無用之用
我想如果有機會讀到,莊子應該會喜歡這兩本繪本,認真說起來,挺適合用來談談「無用」。《灑水器爺爺》寫的是一生認真工作,照顧整個院子的灑水器,從「有用、好用、重用」到被丟棄成為「無用」,最後,又被「巧用」的過程。而《胖花盆和瘦花盆》則是關於在院子的邊邊角角,嘆息自己「無用、沒用」的一高一矮兩個花盆,在季節更迭中,小小的敗部復活,板凳翻身,成為「有在用」,也算「有用」的經歷。我覺得這兩個故事都好勵志,而且不是刻意勵志,而是在暢順的文字,巧妙的故事,和溫潤美好的插畫之後,隱藏在書頁中的尾韻,沒有誇飾,就是簡簡單單的,卻讓人領悟好多!
▌斜槓插畫家的跨專業角度
作者大野八生因祖父熱愛園藝的關係,讓她從小熟悉植物,長大後也從事相關的工作。她除了是一位插畫家,也同時是景觀設計師。這位斜槓作者,因為對植物的觀察和熱愛,把我們帶到一個日本小女孩小敏家的院子,這位園藝愛好者帶著我們近身進入花草的世界,用另一種眼光看見不一樣的風景。然後,小小的繪本讓我們也有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說的:從一粒砂中看到世界,從一朵野花裡看見天堂。
▌光是看到色調就讓人折服
在細談故事之前,我要說,這頁面的顏色,真的好美啊!那是一種......就像網站上日本讀者讀後心得裡寫的「會讓人放鬆的顏色」。我不會畫畫,但這種日本人才會用的綠色、黃色、粉色,那些在院子裡混搭出現的若綠色,美到讓人不得不服氣!
▌板凳球員的逆襲
對我來說,《胖花盆和瘦花盆》一開場很像兩個板凳球員,在場邊默默地對話。本來只能小小感嘆自己的無用,感覺有些無奈、悲情,沒想到故事發展卻越來越讓人雀躍。一場季節的雨水,一些隨風飄來的種子,讓花盆們突然頭上發癢,原來是飄來的花草種子讓原先空蕩蕩的盆頂也開始有了風景,像是光禿禿的頭頂長出頭髮一樣的欣喜。
更好笑的是,這花草竟然一發不可收拾,變成滿頭亂髮,這個惱人的事又因著四處聚來的昆蟲而有了轉機,讓人忍不住要讚嘆,作者也太有智慧又太寬大了,在她眼中,自然界的運行法則竟然可以變身成為一個環環相扣,讓人越讀越快樂的厲害故事!
▌屁股破了個洞
我也好喜歡那個灑水器爺爺屁股上的洞!從人的角度看,會漏水不好用,就隨手丟到一角,買一個新的就好。但從大自然裡的蚯蚓的角度,這個洞剛好可以鑽進去,桶子裡的葉子剛好可以當過冬的食物,吃完葉子順利過冬,那些消化排泄出的大便剛好可以當成珍貴的回禮。讀到這一段轉折安排,有沒有覺得異常暢順!這也成為讓原先是院子主角,後來變成被放在邊角的灑水器爺爺,轉悲為喜的關鍵。
當然,從過去漏水不買一個不行,到最後換個角度,覺得把有洞的灑水器爺爺拿來當花盆也很適合,這個安排就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SDG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的概念啊!(呵呵呵,抱歉,我置入得好明顯!)
●●自然觀察X生命教育●●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