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蠶豆和好朋友們:(全套5冊) 中屋美和
小蠶豆和好朋友們 重版出來!
一起成長,一起冒險!有好朋友在身邊,所有困難都能解決!
25年來廣受喜愛,全系列日本熱銷400萬冊
許多小孩隨時隨地能將平凡普通的日常事物變成好玩的遊戲,彰顯一種屬於童年的新鮮眼光和想像力。如果你觀察一群小孩玩他們自己發明的遊戲,會發現他們玩遊戲的過程很像一場即興的行動學習。他們充滿好奇和熱情的在做中學,主動的想像、創造、實驗、調整,互相學習和討論(當然有時是爭吵),制定規則,經歷自己和他人的各種情緒,在隨時變動的競爭與合作關係中嘗試建構意義並想辦法解決問題。也就是說,這種看似簡單的玩樂經驗很可能蘊涵著語言(表達)、認知、人格(自我概念)、情緒、社會化發展的成長意義。從這個角度來欣賞這套內涵豐富、可愛有趣的兒童繪本,就能理解為什麼小蠶豆的故事可以成為歷久彌新的經典,超越時空、年齡和文化,廣受大小讀者的喜愛。
根據我二十年來的實際經驗,《小蠶豆》完全不挑讀者,無人不愛。無論是講故事時需要破冰或要送書給不熟悉的小孩,都有必勝的效果。我可理解小孩對它的認同共鳴,但成人(包括老年人)為何也喜歡?我想或許因為它完全符合 「真正好的童書是簡單而不幼稚」。首先,文字淺顯而不俗套膚淺,有書面語言的雅致修飾加上口語化的自然流暢(也要感謝譯者),用字遣詞周延並合乎文法,讀起來輕快好聽亦有文學美感,完全沒有坊間許多幼兒書把口語等同隨便耍嘴皮的弊病 (那種書會令成人有頓時智商低落的感覺)。繪本的文字影響兒童讀者的語言學習和閱讀思路,應更嚴謹重視才對。
其次,故事情節的層次豐富、轉折皆在意料之外、情理之中,有合理的邏輯和巧妙的驚喜,自由思考的空間亦寬廣。主題蘊含的人性掙扎無論是探索自己的獨特性、在自己與他人的需求之間尋求平衡和諧、或者朋友間有時安慰幫助、有時爭競嫉妒,都是凡人終生學習的功課。大人真心喜愛,跟小孩共讀時才能真正與小孩一起樂在其中。書中的圖像有可愛溫馨的藝術風格,亦有準確敘述及傳達的圖像語言,即使幼兒也易掌握角色與故事。或許因為曾經從事角色設計的工作,中屋美和成功的將小蠶豆和他的好朋友高度擬人化,不僅以靈活的線條勾勒傳神的表情和姿態、獨特生動的個性,並藉由鋪陳角色的生活細節和世界觀,使平面場景好似真實的情境空間,吸引讀者自然進入角色的生活世界。
中屋美和創作《小蠶豆的床》時想到自己剝豆子的經驗,也想向孩子們介紹豆科植物,如首先登場的毛豆、青豆、荷蘭豆、花生,以及續集出現的豇豆、花豆、鷹嘴豆、甜豆,書裡的描繪皆兼顧文學情意美感與正確的自然科學知識。又如小蠶豆尋找棉花樹時,歷經螞蟻、瓢蟲、毛毛蟲,最後由蝴蝶提供遠方的訊息,可謂細膩合理的安排。讀者在生動的故事裡輕鬆獲得知識,也感受到自然生命的多元有趣,值得深入探究。五個故事也都涉及自我概念、人際關係與合宜的社會行為,寓教於樂又毫無說教氣息,因為內容皆奠基於兒童真實的心理感受,如林良先生所言:「以感性的力量表達蘊含教育意義的思想。」
這些故事像同情理解小孩的成人,既體恤小孩的軟弱和艱難,又溫和、堅定的引導小孩邁出成長的步伐。角色個個像可愛的小孩,不是刻意做作或雕琢妝扮,而是展現出純真素樸的生命活力、美善和喜樂。但願孩子都能加入小蠶豆和他的朋友,一起玩,一起成長,就算有挫折和愁煩,只要善用自己的想像力,在朋友的幫助下勇敢努力,終究能平靜安穩的歇息,再次元氣滿滿的迎向天明。若能常常覺得「和大家在一起好開心啊」,那就太好了。